以“在上海,向世界,創造無限可能”為主題的2025上海市專業技術人才和項目對接大會日前舉行,大會打造“賽會展談”(3C+1E)模式,全方位呈現上海在專業技術人才發展方面的制度創新與實踐成果,面向全市各行業全系列328萬專業技術人才構建了高能級、一體化的交流、培育、競技、成果轉化展示以及新政宣傳平臺。
制度創新持續深化,專業技術科研人員成果轉化支撐全面升級
大會發布《關于支持事業單位專業技術科研人員創新創業 加速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實施意見》,即“雙創十五條”,為高校、科研院所、醫療衛生機構等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位科研人員開展“雙創”活動搭建“四體兩翼”。
賽事引領成果轉化,創新創業生態持續優化
大會同步舉辦第三屆中青年工程師創新創業決賽,以“以賽代育、以賽促評、對接轉化、協同創新”四位一體的培育模式,設立信息技術與未來產業、金融科技、“數據要素×”、生物醫藥、高端裝備制造、規劃資源、智能交通、城市更新等八大專業賽道;增設科技傳播特邀賽道,聚焦元宇宙、Web3.0等前沿方向。共吸引1562個項目、6119名專業技術人員參與,圍繞科技創新與產業轉化舉辦120場知名專家和政策宣貫講座,為126個項目提供定制化1對1專業指導,遴選出90個優勝獎項目和175個入圍獎項目,考核認定96名正高級工程師、219名高級工程師。
國際人才融通新突破,“雙向互認”成效顯著
大會發布《上海市境外職業資格證書認可清單(3.0版)》,建立行業聯動的證書主動發現、科學嚴謹的證書遴選評估、適配產業的清單動態調整、高效規范的查驗快速響應四大機制,實現清單規模擴容、專業擴增、地域拓展,形成認可清單(A類)139項、急需緊缺清單(B類)24項、比照職稱清單(C類)41項、互認清單(D類)12項。同時,延續分層分類的6+6項便利保障措施,系統性地構建了與國際接軌的專業技術人才評價體系,為專業技術人才管理服務改革試點貢獻“上海方案”。
大會同期舉辦“3E講壇”(賦能、創新、發展),圍繞“雙向互認破冰,銜接國際國內專業技術人才評價標準”主題開展研討,吸引63萬人次線上線下觀看。
人才服務能級躍升,“近悅遠來”生態加速形成
通過“舉薦制”“直通車”“綠色通道”“立交橋”等職稱評價新機制,近三年來,上海市新增覆蓋約300個專業的近7000名正高級專業技術人才。2024年上海市約4.5萬人參加職稱評審,約1.5萬人獲得副高以上職稱。通過境外職業資格比照認定職稱機制,910家用人單位的1159名專業技術人才申請證書查驗(含52名境外直接申請人),225名持證人通過考核認定獲得職稱。
大會同期還面向全球集中發布1344個事業單位高層次專業技術崗位需求。針對成果轉化難點,市人社局牽頭構建政府引導、評審專家、技術經理人、用人單位、產業園區、頭部企業和風險投資機構多方協同的對接平臺。截至目前,10余家創投機構已對接300余個項目團隊,達成67項合作意向。